中国茶叶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碧螺春的历史溯源

向下

碧螺春的历史溯源                 Empty 碧螺春的历史溯源

帖子 由 Admin 周日 一月 12, 2014 10:32 am

对于碧螺春的历史溯源,曾有不少人进行过专门考证,有的人称碧螺春始于清初;有的学者考证认为形成于1712年至1701年之间;还有猜测在1691至1701年之间。目前,在各种论著中,引用最多的,还是清代王应奎于乾隆二十二(1757)年撰写的《柳南续笔》有关“吓煞人”改碧螺春的故事。
    《柳南续笔》中记称:“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,产野茶楼株,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,以供日用,历数十年如是,未见其异也。康熙某年,按候以采,而其叶较多,筐不胜贮,因置怀间。茶得热气,异香忽发,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。‘吓煞人’者,吴中方言也;因遂以名是茶云。自是以后,每值采茶,土人男女长幼,务必沐浴更衣,尽室而往。贮不用筐,悉置怀间。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,出自其家,尤称妙品,每斤价值三两。己卯岁(1699)年车驾幸太湖,宋公购此茶以进。上以其名不雅,题之曰‘碧螺春’,自是地方大吏,岁必采办,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。”

《柳南续笔》的上述记载,虽说引用者众多,但我们认为只有“康熙年间把俗名‘吓煞人’的改名‘碧螺春’和碧螺春茶最早采自碧螺峰”这两点可信,其它就属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了。因为,《柳南续笔》成书于乾隆年间,而早此的《随见录》的记载,就简洁得多。其载:“洞庭山有茶,微似齐茶而细,味甚甘香,俗呼为吓杀人,产碧螺峰者尤佳,名碧螺春”。不枝不蔓,既没讲到置怀间的事,也没有讲到康熙提名的情节。《随见录》原书已散失,上述记栽,为清代陆延灿的《续茶经》,成书于雍正十二年(1734年〉,这表明了《随见录》当是《续茶经》之前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的一部作品。由此可见,上述关于碧螺春的记述,应当是《随见录》作者自己亲见亲闻的记录,是可信的。
       另外,这里还有一条重要史料可与《随见录》相印证。这就是《江苏县区志》所说的“茶,出洞庭包山名剔目,俗名细茶;出东山者品最上,名片茶,精制者,价倍于松萝。”《县区志》成书于康熙二十八(1689)年。特点和《随见录》所说一致,即茶叶的条索较细。再近一点,就是清代王维德编辑的《林屋民风》(成书于1712年)也照抄了《县区志》说法,所不同的就是将“茶”改成了“土产”。这也说明在1712年时,还没有碧螺春的说法。如果真是康熙皇帝亲自所定的名字,对此,《随见录》等书的作者,是决不敢疏漏的。据史料考证,碧螺春的茶名取自于东山的碧螺峰,并非有些人所认为的"因其形似碧螺,采在春天而得此名”。碧螺春的取名时间应该是在《林屋民风》(1712年)和《随见录》(1734年前)成书之间。
     
       不过我们指出这一史实,并非要大家今后就不提康熙南巡至太湖而御賜其名的故事,民间传说嘛,不妨姑妄言之,姑妄听之。在这个传说背后,会不会是当时的土人,想借帝王之成,杨其名而谋茶利呢?
     还有更早一个传说:“碧螺春原是野山茶,俗名叫‘吓煞人’。茶籽是由山禽衔来,掉在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上。明时有个丞相叫王鏊,东山人。一年他回乡时,特题书:‘碧螺峰’三字,并锡刻于碧螺峰的石壁上、同时又带了一些山茶返京,献给孝宗皇帝。皇帝饮后,此茶特别清香甘甜,随问他这是什么茶?王鏊认为叫‘吓煞人’这个茶名不雅,就说:此茶产在吾乡碧螺峰,故名‘碧螺春’。从此,此茶便有了‘碧螺春’的大名。”这段内容可以说是与《柳南续笔》的记载传说借帝王圣威以扬其名的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的版本。



      那么,碧螺春的生产到底是先于洞庭东山还是西山呢?由《县区志》可以证明,碧螺春既是东山,也是西山劳动人民的共同创造,是西剔目和东山片茶的延续,是洞庭东西山历史制茶技术发展的共同结晶。但是,东、西两山虽一脉相承,但是隔水相望,交通有诸多不便。因此,东、西两山要在同一年份同时形成碧螺春,也不太切合实际。据清代戴廷年在乾隆三十六(1771)年所著的《吴语》中指出:“碧螺春产洞庭西山,以谷雨前为贵。唐皮陆各有茶坞诗,宋时水月院僧所制尤美,号水月茶,近易兹名,色玉香兰,人争购之,洵艺荈中尤物也。”这就是说,水月茶是在接近1771年时才更名为碧螺春,这可能是因东山碧螺春的炒作而名声太大,以至于盖过了历史悠久的水月茶,才不得不更名了。

Admin
Admin

帖子数 : 220
注册日期 : 14-01-09

http://caye.luntan9.com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